友站連結
YI-DUO-BAO 益多寶
如何回答孩子3000問, 兒童知識
鴻準專業
未上市
股票網
專業未上市網在 Plurk
專業未上市股票網 | Facebook
專業未上市股票 部落格
新台灣未上市股票討論園地
未上市股票投資理財園地
安琪拉 Angela's 未上市股票部落格
嘉辰未上市股票部落格
未上市股票專業網~~Chisty部落格
讓您取得最新的未上市資訊
鴻準專業未上市交易平台
這是我David的部落格
蓁~未上市部落格
小姜未上市部落格
首頁
»
個股名稱查詢
»
元隆汽車
» 個股新聞
公司新聞
標題
訊息來源
日期
元隆1-8月獲利超越目標 10/2掛牌上櫃 今年未必調高財測
元隆汽車
2003/9/29
預計在10月2日上櫃掛牌元隆電子(6287),累計 1-8月獲利已超越今年度財測目標;不過估計要到今 年底累計業績才會跨過調高財測獲利目標3000萬元或 20%的門檻,因此,今年內未必會有調高財測的動作。
元隆今年財測稅前盈餘目標為2900萬元,由於上 半年編列財測基期較低,加上今年獲利的表現高於營 收表現,上半年有優於預期的成績,半年報稅前盈餘 已達2500萬元;8月營收再度站上1億元,自結1-8 月稅前盈餘已超過3000萬元,已超越年度財測目標。
元隆表示,預估9月業績優於8月,由於第4季承 接的是客戶計畫性生產訂單,初估單季營收將超越第 3季,也優於財測估計的3億5000萬元。
元隆6吋晶圓廠產能利用率逾九成 Q4擴產25% 擬10月掛上櫃
元隆汽車
2003/8/26
元隆電子(6287)6吋晶圓廠產能利用率超過九成, 在近期接獲高壓LCD驅動IC訂單下,第4季將擴產達25% 而元隆也預計於10月掛牌上櫃。
元隆指出,該公司因代工產品線偏重利基型,加上 良率、開支控管得宜,毛利率在12-15%,故能保持獲利 。目前市場上對類比IC、驅動IC及消費性產品需求,都 提升對6吋廠的產能需求,加上台灣6吋代工廠逐漸退出 或轉型,而大陸業者仍有矽智財(IP)疑慮,元隆認為其 穩定發展可期。
元隆目前6吋廠代工產品近30項,製程以2微米到 0.6微米為主,而其代工產品線分為五大類,包括邏輯、 MOSFET、類比、LCD驅動IC及感測元件(SensorIC),主 要產品有MCU、語音IC、MOSFET、高壓LCDGate驅動IC 及消費性IC,今年將陸續切入電源管理IC及高壓驅動IC 領域。
重要公告
標題
公告類別
日期
產業趨勢(汽車業)
標題
訊息來源
日期
走出虧損 汽車業駛向獲利之路
經濟編譯吳柏賢
2010/4/23
汽車製造商近來紛紛高奏凱歌,福斯(Volkswagen)和現代汽車的上季財報亮眼;底特律三大汽車廠的克萊斯勒(Crysler)上季已有營利,通用本周提前償還67億美元的政府紓困貸款,福特(Ford)去年轉虧為盈,跡象顯示全球汽車業正逐漸走出金融危機陰霾,邁向長期獲利之路。
歐洲最大汽車製造商福斯公司21日表示,第一季淨利達4.73億歐元(6.3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43億歐元增加近一倍;營收大增19.4%至286億歐元;且受惠於福斯在中國與巴西市場的強勁表現,銷售量大增24%。
在金融風暴中屹立不搖的南韓現代汽車,拜海外需求強勁與全球經濟復甦之賜,第一季淨利達創紀錄的1.127兆韓元(10.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250億韓元暴增四倍,超越分析師預估的8,455億韓元;營收勁揚39.6%至8.4兆韓元(75.9億美元),全球銷售量成長29.9%。
克萊斯勒第一季淨損1.97億美元,但營業利益有1.43億美元,且相較於去年6月10日宣布破產至12月31日期間的37.8億美元淨損與8.95億營業虧損,已有大幅改善;全球銷售量達33.4萬輛,營收達97億美元,都優於去年第四季的31.8萬輛與94億美元。克萊斯勒預估,今年營收可望達到400億至450億美元,息前稅前折舊攤銷前盈餘也可望達25億至27億美元。
通用汽車20日表示,該公司全球銷售量已增加,且可望提前再償還84億美元的政府貸款。通用汽車執行長惠塔克(Edward Whitacre)表示,「通用汽車能夠提前償還貸款代表整頓方案已經奏效」,且下月公布的第一季財報將令產業觀察家吃驚。
去年未接受紓困,卻成功扭轉2005年起連年虧損的福特汽車,將於下周公布第一季財報,預計每股獲利將達31美分。
ECFA效應 東陽集團台灣大擴產
經濟邱馨儀
2010/4/18
東陽集團副總裁吳永茂昨(17)日表示,東陽近期在台南總公司處增購2,000餘坪土地,並將進一步擴增至1萬坪,挾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將簽署效益,東陽集團將大舉擴產,全力衝刺售後維修(AM)市場,並以台灣為新增產能重鎮。
在ECFA效應下,東陽將投入超過20億元採全球分工方式分期擴廠,除保險桿外,其餘大部分產品將在台南生產、行銷全球。繼今年產能大增後,明年將可維持相當的成長動能。
東陽公司表示,未來ECFA一旦簽定,兩岸因具零關稅優惠,東陽新廠房不必然要設在大陸,將進一步進行全球分工,考量各地區的競爭力,在最有競爭力的地區擴產。
吳永祥指出、除了保險桿因體積大不利運輸外,其餘像水箱、水箱護罩、金屬鍍件等價位較高、體積較小的產品,都適合在台灣生產,甚至包括大陸市場的AM產品都將移到台灣生產,屆時台灣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基地。
東陽集團過去十年積極布建大陸產能,今年起改變策略,將以擴建台灣產能為主,今年3月東陽塑件設備大幅擴增,全年產能將增加五成,開億鈑金設備將在第二季擴建完成,第三季之後產能一口氣增加75%,產能增加創近年新紀錄。
東陽除了近期購置的2,000餘坪土地外,還計劃進一步擴增廠房用地,將再增加1萬餘坪土地作為擴廠基地,未來將分期開發,此舉將可維持東陽近三年的產能持續擴增。
吳永祥指出,由於訂單需求旺,為因應市場需求,員工全面加班,近幾個月都是「做六休一」,一天24小時無休。東陽生產線已改為全自動化,是可以維持24小時運轉的原因。近期在東陽、開億的機台陸續移入後,東陽集團的營收出貨可望進一步成長。
相對其他產業紛紛擴大對大陸投資,東陽策略明顯不同。東陽表示,今年大舉擴增產能,主要就是考量ECFA簽定後的零關稅策略,將有助於東陽全球競爭力。東陽近期已陸續增加機台,又購置廠房用地,後續還將繼續大規模建廠。預計第二季開始建廠,並在年底前量產,在今年產能大躍進後,明年將維持相當成長動能,鎖定全球的AM市場進一步發展。
目前東陽台南總廠主要供應台灣本地的代工訂單(OEM)市場與全球的AM產品,大陸各據點則是以當地需求為主,東陽集團為了大陸的AM市場已再新增南京廠,以因應大陸當地需求。
和泰車裕日車 今年EPS拚10元
經濟陳信榮
2010/4/17
汽車業景氣谷底翻升,上市車廠今年有機會首度出現兩家車廠每股獲利突破10元的榮景,和泰與裕隆日產汽車今年更將上演汽車類股每股獲利王爭奪戰戲碼。
其中,和泰車逆轉美國豐田召回危機,首季每股獲利達3元;法人推估其全年每股獲利上看10元。裕日車今年本業虧轉盈,大陸轉投資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暴衝,首季每股獲利至少2.3元,全年僅業外收益就貢獻每股獲利將逾10元。
和泰車為豐田(Toyota)汽車台灣總代理,拜國內車市持續復甦,和泰車今年第一季新車銷量突破2.1萬輛,市占率維持在32.3%的絕對領先地位。加上今年以來,國內豪華車市場復甦速度比整體車市還快,和泰車代理的凌志(Lexus)高價位、高毛利的進口車銷售量與比重大幅增加,帶動第一季營收達73.6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增1.1倍。
在營收大幅增加下,和泰車自結今年前二月每股稅前盈餘達2.11 元,在3月工作日與業績均遠優於2月下,法人推估,整體第一季每股純益將達到3元的高峰。
法人分析,和泰車今年6月股東常會董監全面改選後,第二代將接班,股價與銷售業績有接班蜜月行情可期;40%的高市占目標若能順利達成,全年每股獲利將有挑戰10元的機會。
裕日車首季新車銷量大增32%,增幅居上市車廠之冠,市占率躍升至13.4%,加上去年底大舉提前認列模具折舊成本,使今年損益平衡獲利門檻降低,首季估計營業利益達上億元。
裕日車轉投資大陸東風日產汽車,首季新車銷量突破16萬輛,創下新高,增幅更是居大陸各車廠之冠,初估首季貢獻裕日車近6億元利益,加計營業利益後,法人計算裕日車首季稅後純益上看7億元,每股純益達2.3元。
東風日產去年共貢獻裕日車投資利益高達24億元,成為裕日車最大獲利來源,今年喊出新車銷售60萬輛,較去年成長逾二成的目標下,推估全年貢獻裕日車利益至少30億元,相當於裕日車一個資本額。
電池模組廠 找到新藍海
經濟李立達
2010/4/16
行政院院會昨(15)日通過「智慧電動車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計劃今年至民國102年推3,000輛電動車試辦;中國大陸也積極訂立電動車鼓勵政策。法人評估,電動車透過政府補助或制訂零組件標準化,將快速帶動電動車產業發展。
業者指出,各國政府正積極鼓勵電動車相關產業發展,並制訂標準化,但大陸運作的模式不同其他國家,電動車標準化腳步更快,有機會在今年底完成,一旦標準化形成,將是量產開始,也是電動車爆發的時機。
台灣為全球NB研發重鎮,新普、順達科、加百裕、西勝及新盛力,總計有六家上市櫃或興櫃的NB電池模組廠,技術成熟,NB是近年成長最快3C產品,電池模組廠同步受惠,而且電動車更被市場視為電池模組廠商最大的成長動能。
政院通過 智慧電動車「3年免貨物稅」
聯合黃國樑、林修全
2010/4/16
行政院院會上午通過經濟部提出的「智慧電動車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將在今年起到民國102年間,推動十個案三千輛的電動車示範運行,102到105年三年間希望達到量產六萬輛規模,孕育出全球十大之內的智慧電動旗艦廠商,未來藉由兩岸互補與全球市場,達到全球前五大智慧電動車的輸出國,總銷量達到120萬輛。
今天院會通過的方案中,確定在示範運行三年期間,電動車將免徵貨物稅,這需要財政部修改貨物稅法令。將鼓勵地方政府給予免徵牌照稅優惠。在這期間徵求地方政府或企業進行示範運行,先達到三千輛示範運行的規模。確定給予示範單位三成補助,目前預估三千輛的示範經費達70.35億元,政府將補助三成,約投入22.77億元補助給示範單位。
【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
行政院會通過經濟部提報的智慧電動車發展策略及行動方案,預計在3年內投入70億元在國內推動發展電動機,其中政府補助22.77億元,而且後續再6年將繼續投入研發逾60億元,目標民國105年在國內生產並銷售6萬輛電動車,其中1萬5000輛外銷,工業局長杜紫軍表示,可以由物流通路業者結合電動汽車製造廠商或地方政府一起提出申請。
這3年內所投入的70億元經費,政府將補助22.77億元。至於補助的對象,不限企業或地方政府。工業局長杜紫軍表示,甚至可以由物流業者(例如像中華郵政等)結合電動汽車製造廠商或地方政府一起提出申請。
大陸汽車銷量 今年將增23%
經濟楊文琪
2010/4/16
全球諮詢公司哲基傑訊(AlixPartners)在上海發布「2010年中國汽車行業展望」報告,預計未來五年內,中國汽車業將以平均15%至20%的速度發展,其中今年的加權平均成長率在23%左右。
中國證券報報導,與2008年8%的銷售成長相比,中國乘用車在2009年銷售成長55%,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同時,該成長率在2009年第三、四季已經飆升至80%以上。
2010年第一季,中國汽車銷量同比成長71.8%。其中,上海地區汽車整車銷售突破89萬輛,同比成長超過60%,其全年目標為300萬輛。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哲基傑訊的調研評估略顯保守,全行業很可能維持至少30%的成長。
對於汽車零組件行業,哲基傑訊預計,2010年中國該行業利潤率將達10%,高於2009年的8%,不過,現在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使得中國汽車零組件受衝擊較大,因為中國該行業定價能力有限。
「2010年中國汽車行業展望」報告中顯示,中國汽車零組件行業收入在2009年已經達到人民幣1兆1,400億元(約新台幣5.2兆元),同比上升23%,但因出口大幅降低的影響,汽車零組件行業的銷售成長落後於中國整車的發展。
三年示範運行 裕隆將創550億業績
經濟陳信榮、何孟奎
2010/4/16
行政院昨(15)日通過智慧電動車補助發展方案,由於裕隆汽車已完成四款電動車開發,加上手握台北縣市等地方政府的示範運行合作計畫,將是最大受惠者。外界推估,三年示範運行將為裕隆帶進超過550億元銷售商機。
經濟部表示,今年將有兩個示範運行計畫,最慢7月可申請設立,估計第四季可執行,其中以台北縣提出的坪林生態旅遊示範運行計畫,可望拔得頭籌。
裕隆酷比汽車公司總經理許國興表示,台北縣政府對在台北縣坪林鄉推廣生態旅遊電動車計畫相當積極,裕隆準備提供30輛納智捷電動車共襄盛舉。
三大車廠 看好今年車市
經濟編譯吳柏賢
2010/4/15
全球經濟復甦帶動汽車買氣,戴姆勒(Daimler)、保時捷(Porsche)與福特汽車(Ford)紛紛傳出銷售回溫的好消息,並且看好今年的車市需求。
全球第二大豪華車製造商戴姆勒表示,戴姆勒今年的成長速度將明顯快於全球車市,全年營收與銷量都將成長,稅前息前獲利(EBIT)將逾23億歐元(31.3億美元),遠優於去年的虧損15.1億歐元。執行長柴榷(Dieter Zetsche)更發下豪語:「2010年計劃以全球轎車市場約兩倍的速度成長。」
柴榷14日在股東會上說:「我們今年的全球銷售目標雄心勃勃,但也很實際。」他預測,賓士E系列銷售可望躍增50%,包括轎車、雙門跑車、休旅車和敞篷車車款。戴姆勒證實,基於美國市場復甦與新興市場的業績表現,計劃再度配發股息。
德國豪華跑車大廠保時捷公司執行長馬哈特(Michael Macht)表示,新版第三代休旅車Cayenne接獲的訂單多於預期,且3月份的汽車與跑車銷量遠優於之前數個月,也優於去年3月,而今年銷量可望「穩穩」超越去年的7.52萬輛;馬哈特並未透露銷售數字。
福特汽車美洲事業總裁菲爾德斯(Mark Fields)13日表示,美國的汽車與卡車需求強勁,使福特汽車第一季營收大增,可望連續第四季獲利。
汽車鈑件 成立聯盟
經濟宋健生
2010/4/13
在金屬中心輔導下,中鋼與中華汽車、耿鼎、江申、台灣開億、瑞利等十家大廠合作,將成立「汽車鈑件OEM暨AM 產業研發聯盟」,預估帶動的產業年產值超過數十億元。
「汽車鈑件OEM暨AM產業研發聯盟」訂本月15日舉行成立大會,由金屬中心董事長黃啟川與中鋼總經理鄒若齊主持。
鄒若齊指出,近年來中國大陸、印度及東南亞等各國大幅擴充鋼鐵產能,並以低價、低品級產品削價競爭,而過去一年多來,全球遭遇金融風暴,國內鋼鐵業者面臨嚴苛的生存壓力。
聯盟希望在建立高強度鋼的成形與點銲應用技術方面,成功將高強度鋼推廣應用於汽車重要結構零組件。
大陸奇瑞登台 Apola月底上市
聯合朱婉寧
2010/4/12
繼中國重汽之後,中國另一家重量級的奇瑞汽車也確定來台投資,將與台灣的太子汽車旗下的勝榮汽車合作,生產智慧型小型轎車Apola(A3),可望於本月底正式上市。
業界人士指出,中國大陸汽車一直無法打開外銷市場,看中台灣車用電子技術,加裝智慧型配備如GPS、影音視訊系統等再上市,開啟外銷通路。
奇瑞汽車在大陸國產品牌中排名第4,業界人士表示,奇瑞汽車明星車款「奇瑞A3」為2000c.c.的中、小型房車,去年在大陸年銷量約5萬台,未來將在台進行量產,預計一半的零件是台灣製造。
經濟部於上月底出發前往山東、上海等地招商,主要招商對象為汽車、資訊、電子等行業,經濟部官員表示,除了中國重汽、奇瑞汽車將來台,以製造大型遊覽車為主的上海申龍汽車,也考慮來台投資設廠。
汽車零件展 千家企業搶商機
經濟邱馨儀
2010/4/11
「2010年台北國際汽車零配件展」及「2010年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本周一(12日)登場,此次共有超過900家國內廠商與137家國外企業參展,將使用南港展覽館全館2,700個攤位,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紀錄。國內汽車零配件業者今年參展意願明顯較往年積極,包括東陽、堤維西、帝寶、耿鼎等大廠,不是重回參展、就是擴大參展規模,都突顯出對產業景氣復甦的期待。
另一方面,去年台北國際汽車零配件展以「綠色車輛,節能行動」為主題,共吸引5,207位國外買主,48,625位國內業者參觀。今年在參展規模擴大與全球汽車產業景氣回升帶動下,表現可望更優於去年。
主辦單位外貿協會表示,此次展覽共四天,為響應全球產業環保趨勢以及搶先曝光台灣廠商的綠色環保實力,今年將首度在台北國際汽車零配件展規劃「油電混合/電動車零配件區」,首度設置即有24家廠商參展、規模達47個攤位。
另一方面,為展現我國中小企業在汽車配件產業研發與創新實力,今年也首次在南港展覽館主入口設置「台灣中小企業展示專區」,共有24家廠商、54件產品參展。
外貿協會表示,「台灣中小企業展示專區」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委辦,邀集汽配產業中小企業廠商,並以精品展示方式,在國際專業展中展現我國中小企業的優質產品,同時協助國內廠商提升國際曝光度,打造台灣汽車零配件產業的優質形象。
今年展會另一焦點,是外貿協會舉辦的「2010年汽車零配件創新產品獎」甄選活動。此次共有56件產品參賽,評選後有12件入圍產品,其中汽車零件類與汽車配件類各六件。
外貿協會強調,此次舉辦的甄選活動,是為了突顯台灣廠商優質平價且富含創意的形象,而各廠商獨特創新設計與專利研發,創新多元的設計,也可望成為國外買主青睞焦點,為台灣汽車零配件產業開創新局。
全球最大重車廠 中國重汽有意登台
經濟何孟奎
2010/4/10
全球最大的重車廠「中國重汽」,正評估來台投資「重車組裝廠」可行性。甫從大陸招商返台的經濟部高級官員昨(9)日表示,中國重汽可能落腳彰濱工業區設廠,投資規模上看10億人民幣(約合新台幣46億元)。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3月29日到4月4日赴大陸南京、濟南,鎖定汽車、車輛電子產業招商。日前返台的官員說,招商團拜會中國重汽,這個全球最大重車廠,對來台投資重車組裝廠意願強烈。
中國重汽是在香港註冊的大陸國有企業,主要項目是卡車、大型巴士等重型汽車製造。
雷諾日產戴姆勒合體 第三大汽車聯盟成形
經濟編譯于倩若
2010/4/8
戴姆勒(Daimler)與雷諾─日產聯盟7 日宣布合組全球第三大汽車聯盟,以分攤研發費用並分享引擎與小型車技術,對抗福斯、豐田等對手。預料雷諾和日產未來五年獲利可因此多出20億歐元(27億美元)。
戴姆勒、雷諾和日產7日發表共同聲明說,將依照結盟計畫進行交叉持股,雷諾和日產共將取得3.1%的戴姆勒股權,戴姆勒則取得雷諾和日產各3.1%的股權,而戴姆勒執行長柴榷(Dieter Zetsche)和雷諾─日產聯盟執行長高恩(Carlos Ghosn)將共同領導新成立、負責監督合夥關係的委員會。
與戴姆勒結盟後,雷諾─日產旗下的平價品牌Dacia 和高檔品牌Infiniti等車款,將與戴姆勒旗下的賓士(Mercedes)及Smart等品牌緊密合作,這也是柴榷迄今所進行的最大交易。
據協議,這三家車廠將為新一代的雷諾Twingo和Smart開發共用零件和車體結構,這兩款車定2013年上市,配備傳統及電動動力系統。此外也將擴大在引擎和變速器的合作,由雷諾─日產負責提供動力系統給未來多款賓士小車及Smart與Twingo車款,戴姆勒則負責製造大型汽、柴油引擎給Infiniti使用。
高恩說,與戴姆勒結盟將削減成本和擴張業務,使雷諾和日產在未來五年每年大約多賺4億歐元。他說:「交叉持股的目的是推動並鼓勵進一步的合作,而不僅止一次性的計畫。」雷諾與日產也是透過交叉持股的方式從1999年開始結盟,而且相互交叉持股的比重更高:雷諾擁有44.3%的日產股權,日產持有15%的雷諾股權,並由高恩出任兩家公司的執行長。
今年1月,德國福斯汽車(VW)與日本鈴本汽車結盟,據2009年數據兩者全球新車銷量合計達860萬輛,為世界最大汽車聯盟。其次是豐田汽車公司與其子公司大發汽車,去年全球合計銷量達781萬輛。戴姆勒與雷諾─日產汽車去年合計銷量約722萬輛,規模排名第三。
ECFA鳴槍 5大類股引擎熱
聯合楊雅婷
2010/4/5
兩岸ECFA協商上周落幕,不過,早期收穫清單由500項縮至300項,且市場最關注的面板業確定不列入早收清單。但若以整體面來看,ECFA簽訂是長期效應,預期ECFA的簽訂對相關受惠產業股,例如塑化、紡織、汽車、汽車零組件、鋼鐵等產業,將帶來明顯的正面效益,因此,長線來看,對這些產業未嘗不是利多,甚至對台股也是正面效應。
兩岸ECFA協商底定,受惠最多的產業包括石化、紡織中上游、鋼鐵、汽車產業等等。ING投信投資長黃媺芸就分析,ECFA簽訂所產生的效益,本來就屬於長期性質,儘管金融和面板都沒列入早收清單,預期短線對股價會比較是投資氣氛上的影響。她認為,不管金融和面板業是早納入清單,或者晚點再協商簽訂,只要開放的方向與原則不變,長期而言都以正面解讀,且不至於對現階段盤勢帶來太大衝擊。整體來說,ECFA對台灣的塑化、紡織、汽車以及汽車零組件等產業,將帶來明顯的正面效益。
5月江陳會主要議題為早期收穫清單,塑化、鋼鐵、汽車等為主要受惠族群;其中,台灣塑化產品高度依賴中國市場,大陸進口比重以台灣、韓國最高,顯示台灣的主要競爭者為韓國。另外,大陸自東協進口量不大,但因關稅調降,未來東協產品進入大陸將成為價格破壞者,恐影響台灣石化廠的利潤,因此,ECFA的簽署將有利於台灣塑化產業。
美3月新車銷售 增24%
經濟編譯簡國帆
2010/4/3
在經濟好轉與大量購車優惠助陣下,美國3月汽車銷售較一年前增加24%,其中通用(GM)賣出近19萬輛再度稱霸美國車市;豪華汽車銷售則由豐田(Toyota)的凌志(Lexus)稱王。
另一贏家是深受召修風波困擾的豐田汽車公司,在祭出零利率分期付款與其他優惠,企圖吸引消費者回流購買豐田車後,3月汽車銷售量比去年同期躍增41%,達18萬輛以上。
豐田的Lexus上月銷售量稱霸美國豪華車市,共售出逾2萬輛房車與休旅車,高於戴姆勒(Daimler)賓士的1.96萬輛。Lexus的3月銷售量較一年前增加41%,賓士增幅則達20%。日產汽車的Infiniti上月銷量增加37%達9,942輛,為2008年8月以來最佳單月銷售成績。
通用(GM)汽車銷售量比一年前增加21%,再居美國車市銷售龍頭;日產汽車(Nissan)銷售成長43%,增幅最大;福特(Ford)增加40%;克萊斯勒(Chrysler)是唯一銷售量下滑的車商,較一年前減少8%。
據Autodata公司統計,美國3月汽車銷售共107萬輛,是2008年8月以來美國單月小型車銷售第三度突破百萬關卡。Autodata說,年化後的銷售量為1,180萬輛,雖低於分析師預估,仍是去年8月以來最高。
車商表示,3月銷售量增加顯示經濟持續復甦,但它們對未來數月銷售持審慎態度,因房市、商用建築等重要部門的前景仍不確定。
不怕補助取消 上季車市踩油門
經濟陳信榮
2010/4/2
政府取消車輛貨物稅補助,原本車商預期第一季會崩盤,但結果反而是拉出高成長,第一季新車銷售達6.7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近19%,五大車廠中以裕隆汽車收穫最大,同時預期第二季還會繼續展現成長動力。
旗下裕隆日產車第一季新車銷售成長32%表現最佳,自創品牌納智捷單靠MPV一款車型,就擠入市場第七大之列。
車商原本最擔心3月,但根據交通部數據所統計,卻有逾2.3萬輛的高銷售成績,維持前二月年增率19%的高水準。福特六和汽車旗下兩大品牌福特與馬自達,上演兄弟鬩牆戲碼,福特3月銷售大爆發,一舉拉下前二月領先的馬自達,重返市場前五大。
豐田汽車總代理和泰汽車,受到4月推出空前優惠促銷方案消息提前走漏,經銷商「留單」延後交車的影響,3月單月市占率首度跌破29%,創近年新低。儘管3月新車銷量6,544輛仍遙遙領先其他對手,但卻比去年同期衰退2%,對照其他車至少14%以上的年增幅,讓和泰車高層備感壓力。
車業人士表示,今年以來車市連續第三個月出現正成長,顯然政府取消貨物稅補貼3萬元政策對車市衝擊有限,也印證近期景氣復甦的說法。
裕日車主管表示,度過2月農曆春節長假後,3月以來店頭來客數明顯增加,回升至與去年12月最高峰時期相當的水準,不僅讓3月新車銷售業績大增,也讓他們看好接下來的國內車市表現。
3月車市除裕日車表現亮麗外,福特汽車也在國產休旅車Escape銷售大增1.8倍帶動下,全品牌業績一舉超越有大改款Mazda3新車撐腰的馬自達,重回市場第五大。
至於市場新兵納智捷汽車,唯一一款產品MPV持續熱賣,但受限產能,每月維持交車500多輛的進度,持續第一季銷售總和已超過1,600輛。
納智捷表示,第二款國產車SUV預定6月中上市,但目前累積接單已近1,100張,看好上市後銷售潛力更勝MPV,將更有助推升納智捷在國內車市的銷售排名。
對於4月市場展望,市場龍頭和泰車預估,將有2.2萬至2.3萬輛的規模,較去年同期成長約二成。
豐田 上月在美銷量激增35%
聯合國際新聞組
2010/4/1
日本車廠豐田(Toyota)飽受汽車回收事件之苦,在積極降價促銷下,3月份全美汽車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大增35%,似已贏回忠實顧客。
各大車廠預訂4月1日公布汽車銷售報告,豐田卻搶先一步,提早公布亮麗業績。豐田汽車美國銷售部門主管蘭茲在一場由全國汽車經銷協會及IHS全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贊助的論壇中除了揭露3月份銷售數據,並表示正檢討4月份促銷計畫,尚未決定是否展延零利率及其他優惠方案。
豐田對折扣促銷向來不屑一顧,卻為了在困境中吸引顧客上門而於3月破例推出零利率優惠方案,消費者購買熱賣車款可享5年免利率以及2年免維修費,是有史以來最積極的促銷案。
蘭茲認為,透過促銷方案已贏回忠實顧客,但想從競爭對手搶到新顧客仍充滿挑戰;他說,促銷優惠只是短期計畫,豐田不想長久採用優惠促銷手法。
蘭茲表示,3月份豐田銷售優於整體汽車業,3月份美國車市銷售,經過季節因素調整,換算成年率3月銷售量達1150萬輛,優於去年同期970萬輛。
受到問題產品回收事件拖累,豐田今年前二個月在美國汽車市場占有率滑落至13.4%,遠不及去年一整年市占率17%,因此,這家全球最大車廠在美國市場排名落後通用(GM)與福特(Ford)。
蘭茲說,豐田因不當加速問題而在全球回收的車輛共計850萬輛,美國便超過500萬,其中,約170萬名顧客已在經銷商處理,但有100名顧客抱怨問題未解決。
燒!為了ㄟ擱發 買盤卡位
聯合林超熙
2010/3/31
兩岸經濟協議第二次協商,明天正式登場,市場聯想ECFA早期收獲清單產業,金融、紡纖、石化、汽車零組件等,吸引旺盛買盤進駐卡位,旺旺保(2816)、永豐金(2890)、力鵬(1447)、遠東新(1402)、聯成(1313)、大洋(1321)、堤維西(1522)、東陽(1319)等,均有強漲演出。但金融中場之後證實不在名單之列,股價小壓回。
石化相關原料廠領先受益
法人認為,在ECFA協議的早期收獲清單裡,又以石化業最能直接受惠,因此,石化相關原料廠可望領先受益,包括聯成、華夏、台苯、大洋等,來自實戶與法人的買盤轉強。
另,紡纖業也是市場關注ECFA協議下的受惠族群,尤其是人民幣升值後,不利大陸紡纖廠對歐美國家的出口,大陸紡纖廠為壓低生產成本,轉而向台灣紡纖業購買原料動作將擴大,台灣紡纖廠將成為最大受惠者,尤其是生產尼龍絲、尼龍粒、聚酯絲、特殊用紡纖品,在簽署ECFA協議後,進口到大陸可獲「零關稅」利基下,營運出現莫大轉機。
在汽車及汽車零組件產業方面,也都已納入我方爭取的早收清單項目,裕隆汽車昨日大漲率先表態,激勵生產汽車照明燈的堤維西、汽車零組件東陽 (1319)等,均有強漲走勢,尤以堤維西更在開盤不到一個小時即奔頂漲停。
VOLVO智財權 吉利完全擁有
經濟楊文琪
2010/3/31
中國吉利汽車成功取得瑞典名車沃爾沃(VOLVO,台灣稱「富豪」)100%股權,將融資27億美元做為收購與未來營運等資金,融資部分中國與海外資金各一半。吉利強調,他們100%擁有沃爾沃轎車的智慧財產權。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昨(30)日率同公司主管,於北京舉行媒體見面會,說明收購VOLVO的歷程,不過,未來沃爾沃在中國大陸將選擇何處做為基地興建工廠,李書福卻堅不透露。李書福說,收購沃爾沃的實價是18億美元,加上後續營運準備和其他流動資金,共27億美元,這些資金一半是國內融資,一半是海外融資。
國內部分,50%資金是吉利自有,還有國內銀行融得的收購和併購資金,以及少量國內其他投資人;海外部分,來自美國、歐洲和香港等不同地方的資金。
李書福強調,併購沃爾沃不能光靠輸血,要形成造血功能,輸血是沒有前途的,把沃爾沃拿來以後是要賺錢的,不是輸血。
他認為,沃爾沃的研發經費與賓士、寶馬差不多,累積很多非常好的技術,但生產規模比他們小,所以成本較高,未來要想辦法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總成本。
有媒體質疑這次吉利收購沃爾沃,僅擁有50%的知識產權(即智慧財產權),李書福堅決表示,沃爾沃分為重車與轎車兩部分,收購的是100%轎車的股權,包括擁有其關鍵的技術及知識產權的所有權,還有福特相關知識產權的使用權。
他指出,知識財產權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也是整個談判過程中比較辛苦的,雙方花了很多時間,結果是雙贏的,否則就不會簽約。
至於併購後兩家汽車公司如何發展,吉利集團副總裁趙福全表示,沃爾沃做為世界頂級的品牌,幾十年下來累積大量技術,對吉利是非常強大的資源,吉利會像小學生一樣虛心學習。
官方踩油門 車企向前衝
經濟楊文琪
2010/3/29
正式簽約後,國際知名品牌VOLVO沃爾沃(台灣稱「富豪」)終於落入中國民營汽車吉利汽車之手,這樁國際矚目的併購案,不僅讓中國汽車業在國際上大為露臉,中國也可望藉由併購VOLVO,提升其汽車工業技術。
中國在經濟實力大幅提高,以及政府政策優惠支持下,汽車銷量年年成長,去年汽車產銷量高達1,364萬輛,比美國多銷售汽車達340萬輛,成為世界重要的汽車產銷大國。
然而,中國只能說是汽車銷量大國,或是汽車組裝大國,在汽車製造技術上還是與國際大廠相去甚遠,中國政府深知汽車製造工業「技不如人」,因此,相當鼓勵中企前往海外併購知名大廠,特別是在金融海嘯後,海外併購機會更大。
之前,四川民企騰中重工宣布併購美國名車通用悍馬,引起全球矚目,但儘管悍馬是國際知名品牌,也代表所謂的美國精神,但悍馬是有名的「油老虎」(高耗油),不符國際環保潮流,也不符中國節能的政策,這起收購案一直被大陸各界看衰,最後果然以失敗收場。
然而,VOLVO的品牌大、性能好,曾被譽為全球最安全的汽車,也是瑞典汽車工藝的精品,雖然被美國福特併購,但瑞典人一直以開發生產VOLVO為榮,因此,包括中國官方、商界與媒體,對於吉利可以順利併購VOLVO,均感到相當榮幸。
尤其未來吉利計劃在中國設廠生產VOLVO汽車,並引進其高超的技術,對於提升中國汽車製造技術有極大的幫助,因此大陸工信部長李毅中都親自飛往瑞典,出席這場收購簽約儀式,大陸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雖然沒有到簽約現場,但也正巧在富豪汽車總公司所在地哥德堡,表示中國政府對此案的高度重視。
吉利正式入主瑞典名車VOLVO了,讓中國車企的大名再度登上國際舞台,開啟中國車企進軍國際的序幕,未來就看中國如何提升本身技術與研發能力,使其汽車自有品牌能真正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第一頁
最末頁
上一頁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下一頁
訪客留言─元隆汽車
我想連絡張護霖
以前廣輝電子的同事
2011-02-16 11:09
古佳雯
回覆數(0)
更多訪客留言回覆,請前往
討論區
查詢
如果您對元隆汽車股票資訊有任何相關的投資問題、感想或建言,歡迎留言!
打
*
者為必填欄位!驗證碼有大小寫分別請仔細觀看^^
*
留言標題
公開
悄悄話
*
姓名/暱稱
*
市內/行動
*
Email
您的網站
*
留言內容
不支援HTML語法,謝絕廣告
*
驗證碼
重新產生
最新權值公告
個股名稱查詢
排行榜
新聞搜尋
其他連結
討論區
會員服務
聯絡我們
立即登入
回首頁
▲top
福臨專業未上市股票網
未上市
版權所有 本站訊息僅供參考,會員自行評估 2010.06.30 系統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