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站連結
YI-DUO-BAO 益多寶
如何回答孩子3000問, 兒童知識
鴻準專業
未上市
股票網
專業未上市網在 Plurk
專業未上市股票網 | Facebook
專業未上市股票 部落格
新台灣未上市股票討論園地
未上市股票投資理財園地
安琪拉 Angela's 未上市股票部落格
嘉辰未上市股票部落格
未上市股票專業網~~Chisty部落格
讓您取得最新的未上市資訊
鴻準專業未上市交易平台
這是我David的部落格
蓁~未上市部落格
小姜未上市部落格
首頁
»
個股名稱查詢
»
南曄
» 個股新聞
公司新聞
標題
訊息來源
日期
南曄科技 - 9610 - 開立發票及營業收入資訊
資訊觀測站
2007/11/13
民國 96 年 10 月單位:千元
項目 開立發票總金額 營業收入淨額
本月21,28118,520
去年同期32,52444,421
增減金額-11,243-25,901
增減百分比-34.57-58.31
本年累計228,648225,052
去年累計363,627360,122
增減金額-134,979-135,070
增減百分比-37.12-37.51
各項增減百分比資訊,如數值逾越999999.99
或分母為零(無法計算),則以999999.99表示
南曄科技 - 9608 - 開立發票及營業收入資訊
資訊觀測站
2007/9/10
民國 96 年 08 月單位:千元
項目 開立發票總金額 營業收入淨額
本月15,10515,138
去年同期42,83240,922
增減金額-27,727-25,784
增減百分比-64.73-63.01
本年累計185,834183,515
去年累計296,959284,143
增減金額-111,125-100,628
增減百分比-37.42-35.41
各項增減百分比資訊,如數值逾越999999.99
或分母為零(無法計算),則以999999.99表示
創意、南曄送件登錄興櫃
工商20版
2004/12/15
創意電子(3443)、南曄科技(3401)昨日送件登錄興櫃。
台積電轉投資的創意電子昨日送件登錄興櫃,送件時實收資本額為八 億二千五百萬元,台積電持股達四七.三二%,董事長為曾繁城,亦 為台積電的法人代表,主要業務為各種應用積體電路嵌入式記憶體及 邏輯元件之研發、生產、測試及製造、銷售,外銷比達八三.三%, 今年未估列財測,九十二年度營收為九億一千八百八十七萬元,稅前 淨損為八千八百五十一萬元,每股稅後淨損一.二元。
南曄科技送件時實收資本額為一億六千萬元,董事長為南縉投資公司 ,主要產品為讀卡機及運用串列匯排流集線器等,外銷比率達八九% ,今年未估列財測,九十二年度營收為六億八千四百四十二萬元,累 計稅前盈餘為三千九百四十五萬元,每股稅後盈餘五.○五元。
【摘錄工商20版】
重要公告
標題
公告類別
日期
產業趨勢(電腦周邊)
標題
訊息來源
日期
外資樂觀看電子 小摩愛手機 瑞信哈PC
聯合戎鵬丞
2009/10/8
隨著全球景氣復甦,以及中國市場需求依舊強勁,外資對於科技產業的展望越來越樂觀。摩根大通證券調高了大中華區手機供應鏈今明兩年的獲利預估和目標價,認為手機族群即將展開「投資價值提升」 (re-rating)行情;瑞信證券則認為NB ODM第三季出貨可望達到甚至超越原先預估,第四季出貨動能可望延續下去。
摩根大通證券指出,隨著諾基亞等手機大廠從9月開始下單轉趨積極,預估手機出貨在第三季季增9%,第四季可望再季增12%,使得年增率在連續四個季度衰退後由負轉正,加上手機族群在股價表現上處於落後族群,本益比僅15倍,處於歷史低檔區,隨著出貨年增率由負轉正,應該可以帶動手機股的re-rating題材。
對於零組件族群,摩根大通證券認為,由於日圓升值,手機大廠開始尋找日本以外的供應商,最看好AAC Acoustic及閎暉。
瑞信證券則指出,受惠於宏碁和惠普等消費性NB的強勁需求,NB ODM業者第三季的出貨能夠達到甚至超越原先預期,像是仁寶有機會成長25-30%,優於公司預估的20%,緯創則是能夠拿到10-15%預估的高標區。
對於廣達,瑞信證券指出,雖然市場對於9月出貨表現看法分歧,但應該是因為公司把一些高價的AIO PC和NB遞延到10 月出貨,但看好第三季出貨仍然能夠超過20%的預估,而且第四季出貨會是同業中表現最佳的,上看20%。
至於宏碁和華碩則同樣受惠於東歐市場需求的復甦,出貨都可以達到公司的預期,重申對於宏碁、華碩、廣達和緯創的「優於大盤表現」評等。
問世20年 平板電腦時代終於來了
聯合新聞網
2009/10/6
部分高科技業者未來幾個月將相繼發表不用鍵盤的螢幕觸控隨身型平板電腦,使平板電腦成為近來業界和電腦玩家最熱門的話題。
紐約時報5日報導,其實平板電腦並非新概念,20年前就有平板電腦問世,卻未獲得好評。不過,隨著技術進步、玩家迷上iPhone這類面板觸控操作方式,及各項應用功能相繼開發,平板電腦的時代應該真的降臨了。
新款平板電腦可能是傳統平面媒體與出版業的救星,可提供收看電視節目及電影、玩電視遊戲的另一種方式,同時又能提供遨遊網路及行動應用世界的視覺豐富享受。
平板電腦最初只能用來取代報紙,正如個人電腦取代打字機。1993年,蘋果推出配備大螢幕與觸控筆的Newton MessagePad,結果筆跡辨識功能有缺點於4年後消失。
2001年,微軟董事長蓋茲推出為平板電腦量身設計的新款視窗軟體,大膽預言5年後,平板電腦將成全美最暢銷的個人電腦款式。蓋茲預言落空。搭配視窗軟體的平板電腦一年只賣出幾十萬台,而且大多用於醫療健保與金融服務等領域。
早期的平板電腦具有若干缺點,包括成本太高,功能不足。如今的晶片已經結合無線連接及對多媒體、GPS功能與豐富製圖的支援,而且更節能。iPhone及其模仿者已經證明,新款觸控螢幕可發揮預期功能,為一般人接受。
蘋果公司預定明年初推出的平板電腦特別受到矚目。微軟曾在平板電腦市場受挫,這次準備再接再厲。Gizmodo最近出現微軟的Courier雙螢幕平板電腦外觀圖像,但微軟不願對此發表意見。
IT 四年將創造580萬個工作
經濟編譯莊雅婷
2009/10/6
市場研究業者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表示,隨著企業科技支出加速成長,資訊科技業(IT)將成為帶動就業的引擎,未來四年可望創造580萬個新工作。
IDC預測,IT產業將帶領世界各經濟體走出衰退陰霾,往後四年會有7.5萬家新公司成立,使就業機會每年增加3%。此外,從現在起到2013年之間,各國科技支出每年將成長逾3%,比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加的速度快兩倍。
微軟執行長巴爾莫(Steve Ballmer)說:「鼓勵研發並且投資基礎建設、教育與推動人民技能發展的國家,將在世界舞台上擁有最大的競爭優勢。」
巴爾莫指出,在經濟徹底發生轉變之際,創新科技將扮演促進生產力的要角,同時能創造新的本地企業與高階技術工作,進而刺激經濟復甦與維持經濟成長。
IDC這項IT產業研究是由微軟贊助,調查對象為52個國家,這些國家占全球98%的科技支出。微軟企業事務聯絡部門經理塞爾畢說:「隨著經濟衰退結束,科技支出成長是好現象。」
IDC表示,雖然全球仍未完全擺脫低迷景氣,但近來科技業已開始恢復活力,業者陸續推出進階軟體、裝置與網路服務。
對微軟來說,好消息是各國的軟體支出每年將增加4.8%,成長速度超越整體科技支出。IDC也說,未來市場將陸續推出利用雲端運算的新技術,線上功能將取代必須安裝在電腦上的軟體。
IDC估計,從今年底到2013年底之間,雲端服務可能為企業增加8,000億美元淨營收。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ITIF )創辦人艾金森說:「過去20年來,我們體會到科技創新投資具有改變力量,能夠促進經濟成長。」「持續投資IT產業和推動變革,將有助於刺激經濟復甦,同時為就業市場和新企業帶來成長。」
塞爾畢則認為,新興市場最可能從IT產業獲得經濟利益,原因是這些國家能夠搶先享受雲端運算的好處。
WEB商機 Q4強強滾
聯合曾仁凱
2009/10/4
科技市場恢復元氣,展望今年第四季及明年科技業商機,包括微軟Windows 7作業系統、電子書E-book、和Blu-ray藍光DVD等多項創新科技產品逐漸開花結果,組合形成「WEB」 商機,可望為科技廠商營運成長、公司股價挹注強大動能。
三年前「3i」炒熱科技股
三年前,由任天堂的Wii 遊戲機、蘋果電腦的iPod音樂播放器、和微軟的Vista作業系統等科技明星產品,共同組成「3i」概念股,在新品效應帶動下,那一年全球科技市場熱鬧滾滾,國內科技類股股價發燙,2007年兩度把台股推上逼近萬點高峰。
之後幾年,科技業少見殺手級的明星商品或題材,科技股股價欲攻乏力,去年甚至碰上百年一見的金融海嘯,造成業績、股價雙雙大回檔。
WEB 殺手級新明星商品
好消息是,經過幾年時間醞釀,包括微軟Windows 7 作業系統、電子書E-book、和Blu-ray藍光DVD等,不論從技術成熟、價格到位等角度來看,都已逐漸開花結果,這幾項具有「殺手級」明星特質的科技商品,今年底有機會在市場上慢慢發酵。
微軟Windows 7 將於10月22日在全球同步推出。由於微軟主宰全球超過九成的PC市場,每回推出新版作業系統,總是科技界的超級盛事。
Win 7效應 電子五哥受惠多
有別於上一代Vista的「大而不當」,此次Windows 7不求高深,而是更貼近消費者需求,包括支援多點觸控功能、及個人化的使用介面等。Windows 7 效應預計今年底將從一般消費市場開始發酵,明年商用市場換機潮也會跟著引爆,為未來幾年PC業的重頭戲。
國內Winodws 7的受惠族群範圍相當廣泛,除了「電子五哥」宏碁(2353)、華碩(2357)、廣達(2382)、仁寶(2324)、鴻海(2317)之外,另外包括機殼、連接器、散熱模組等一長串PC 供應鏈廠商也都會跟著沾光。
電子書商機 元太鴻海樂
另外,在亞馬遜書店的Kindle、及新力的eBook reader熱炒下,電子書逐漸形成話題,並吸引愈來愈多出版商、科技廠、電信業者等加入,從內容、平台、到硬體全部到齊,電子書商機正加速起飛。
根據資策會MIC的預估,去年全球電子書市場規模僅110萬台,今年地盤將快速擴增至305萬台,年增率高達177%。未來幾年將繼續以「三級跳」姿態躍進,預估到2013年全球規模達到1,976萬台,爆發力驚人。
台灣在電子書方面布局完整,像元太(8069)上周宣布加碼併購擁有領先電泳顯示介質技術的E-Ink ,又與奇美電(3009)在面板產能方面結盟。而友達也入股Sipix 成為最大股東,不同陣營之間互打群架,進一步炒熱市場氣氛。
另外在硬體製造方面,瑞士信貸證券日前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包括Kindle在內,全球有八成的電子書都是由鴻海製造,電子書已成為鴻海未來幾年營收成長的重要動力引擎。
藍光DVD 中環、錸德沾光
最後是藍光DVD ,隨著去年初東芝宣布全面退出HD DVD市場,激戰多年的新世代數位影音光碟DVD規格大戰終於落幕,確定由藍光技術一統江湖,有助市場推廣加快。
由於最近市場上已出現100美元(約新台幣3,250元)的藍光DVD 放器,進入消費者容易接受的價格甜蜜點,根據歷史經驗,藍光DVD的效應有機會在明年加速爆發。
國內包括DVD多媒體控制晶片大廠聯發科(2454);DVD播放器廠商廣明(6188)、建興電(8008);光碟片製造商中環(2323)、錸德(2349)等都將是主要受惠者。
惠普印表機 要併入PC部門
經濟編譯于倩若
2009/10/1
華爾街日報30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導,惠普公司(HP)打算把表現欠佳的印表機部門編入個人電腦(PC)部門,並由現任PC部門主管布萊德雷掌理,將是執行長賀德改造內部運作的最新措施。
知情人士說,這兩部門整合的的細節和日期尚未敲定,但合併計畫大致底定,只等賀德拍板定案。印表機部門主管喬許(Vyomesh Joshi)未來何去何從,備受關注。
這項整頓計畫凸顯惠普業務在短短幾年內出現了劇烈變化,2005年賀德上任時,印表機是惠普的金雞母,PC則是掙扎求生的賠錢部門。2004年惠普獲利有70%由印表機和墨水匣包辦,PC貢獻不到5%。
惠普過去也曾把印表機和PC部門合併起來,前執行長菲奧莉納(Carly Fiorina)在2005年把PC部門併入印表機事業,寄望喬許能使PC事業的營運更有效率,結果董事會那年就把菲奧莉納掃地出門。賀德上任後,把兩個部門分開,並聘請布萊德雷接掌PC部門,之後布萊德雷大幅削減成本,並提高惠普PC供應鏈的效率,尤其著重成長快速的筆電市場。
然而,過去兩年來印表機愈來愈不受消費者青睞,惠普印表機部門的成長也日趨緩慢,相形之下,PC部門的利潤大有改善,惠普也一舉超越對手戴爾,成為全球最大PC製造商。
賀德執掌惠普期間最為人稱道的是,四年前聘用Palm公司前執行長布萊德雷,以及為惠普成立精實的PC部門,即使電腦價格重挫,該部門的利潤仍然高過同業。去年賀德以139億美元併購電子資料系統公司(EDS),也有助於提振惠普的服務部門。
55歲的喬許是資歷豐富的惠普老兵,1980年就進入惠普擔任工程師,過去八年掌管惠普影像與列印事業。消息人士說,喬許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離開惠普。
在7月底止的上一季,惠普PC部門創造84.3億美元營收和3.86億美元獲利,占公司總獲利的12%,印表機和墨水則為惠普帶進56.6億美元營收和9.6億美元獲利,占整體獲利的30%。
Win7點火 供應鏈全面增溫
經濟李立達、王皓正
2009/10/1
邁入10月後,科技業備受矚目的微軟Window 7即將上市,配合第四季產業旺季加持,市場預料可帶動一波企業換機潮,包括主機板、電腦周邊、零組件等PC與NB供應鏈,可望全面受惠。
微軟Windows 7本月全球上市,PC與NB相關族群表現強勢,其中主機板(MB)廠營運明顯增溫,昨(30)日股價以環電(2350)走勢最耀眼、漲逾半根停板;技嘉(2376)、精英(2331)等表現也不錯。
業者分析,微軟Windows 7預定10月22日在全球上市,但從製造、運送、舖貨至終端通路,供應鏈約要二至三個月時間運作,國內PC相關廠商在Win7上市前就已接續受惠。
微軟先前宣布釋出RTM版本,RTM版本是專門提供電腦廠商大量安裝使用,意味代工廠的Windows 7機種電腦將正式進入量產,包括廣達(2382)、仁寶(2324)、緯創(3231)、英業達(2356 )、鴻海(2317)等將先受惠。
此外,宏碁(2353)、華碩(2357)等電腦品牌廠商位處產業鏈下游,預計到8月底、9月初新機種開始舖貨,才會感受到Win7效應。
至於主機板廠方面,第三季微軟Win7換機潮、英特爾P55開始出貨,均有助刺激高階產品銷售,業者除看到需求回溫外,若未來新產品上市後延續上升力道,對第三季平均單價將有帶動效果,9月業績可較8月持續成長。
分析師認為,無論是P55或Win 7,均是第三季帶動消費性電子產品替換的題材,隨著機器逐漸老舊,企業會慢慢有換機需求,對主機板或PC、NB供應鏈明年營運有很大幫助。
拓墣產業研究指出,下半年全球NB已逐季回溫,成長動能包括微軟Windows 7、Neybook多元化發展、英特爾力拱ULV平台筆電及Calpella平台第三季登場等。
拓墣表示,走過第二季零組件缺貨陰霾,預估第三季在新機帶動下,NB可望較第二季成長25.4%,全年出貨高峰將落在第四季,季增率將達22.78%。
觸控電腦 明年將高成長
經濟 李立達
2009/9/26
微軟新作業系統Winodws 7將於10月上市,全球個人電腦(PC)龍頭惠普將在下周一發表新款觸控PC;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預估,明年觸控PC出貨量超越600萬台,較前年(2008年)成長四倍。
微軟Windows 7新增觸控功能,讓觸控PC擁有可支援的作業系統,將大幅拉升觸控PC的實用性。
惠普、戴爾、宏碁將陸續發表新款觸控PC,其中惠普下周一在台發表觸控功能PC及NB產品,採用廣達(2382)的光學觸控技術。
顧能表示,微軟推出Windows 7,將在未來12個月內,會顯著推升支援觸控螢幕PC類型的數量。顧能指出,平版NB、小筆電及All-in-Ones(一體成型PC),是市場最受歡迎的主流電腦形式,將率先採用觸控螢幕技術。
PC零組件廠表示,原本預估在第二季推出的AIO,已全部遞延至第三季末,主要是配合微軟新作業系統上市時程,國內包括廣達、鴻海(2317)、緯創(3231)、和碩等為AIO代工大廠,業績同步受惠。
投信法人表示,廣達AIO代工客戶包括宏碁、蘋果、華碩、惠普等;鴻海為蘋果、戴爾、新力的代工廠;緯創主要代工客戶為戴爾及聯想;和碩代工惠普、戴爾。
顧能評估,明年觸控PC將帶動AIO成長,不過觸控PC要能夠成為持續性、長期的業務模式,仍然存在一些挑戰。
顧能指出,目前,還沒有看到有任何殺手級應用程式(killer software application)出現、在主流NB中,也沒有看到清楚的觸控式技術的領導者、傳統PC和NB仍面臨到人體工學設計上的問題等。
顧能評估,截至目前為止,PC產業仍是非常的硬體驅動導向(hardware-driven),但僅觸控式螢幕這一項,是無法驅使觸控式技術的需求的。
顧能表示,以iPhone為例,觸控式技術的成功,主要是仰賴蘋果自身極具優勢的戰略位置,即iPhone能完美的整合作業系統、應用軟體及硬體。
顧能指出,三項轉折點,將會影響2010年後觸控PC的成長軌道,包括蘋果在其產品規劃藍圖中,對觸控PC的支援程度;對企業內使用者來說,應用軟體產能的改善狀況;以及來自孩童市場的新興需求是否產生。
顧能:全球電腦市場 復甦
經濟編譯游宜樺
2009/9/25
市調機構顧能公司(Gartner)表示,今年全球個人電腦(PC)的銷售量預料將只較去年下滑2%,遠優於6月預估的萎縮6%,顯示全球電腦市場已經出現復甦跡象。
顧能表示,全球個人電腦今年銷售預料將達到2.85億台,略少於去年的2.91億台。顧能公司研究主管許夫勒(George Shiffler)表示:「個人電腦的需求似乎較我們今年6月預測時更強勁,這個情況在美國與中國尤其明顯。」顧能3月曾悲觀預測,今年全年的電腦銷售量將比去年銳減12%。
他說:「筆記型電腦的出貨量已經重拾可觀動能,特別是在新興市場,而桌上型個人電腦的出貨頹勢已經減緩。我們認為,相較於2008年第四季,2009年第四季的電腦出貨量可能會再度成長。」
顧能同時上修明年全球電腦銷售量預測,成長幅度由6月預估的10%上升至12.6%。
今年上半年全球個人電腦銷售下滑4.4%,顧能公司當時表示,即使微軟公司預定10月22日推出Windows 7新視窗作業系統,今年整體銷售數字已不可能成長。
許夫勒表示:「我們不認為Windows 7的推出,在年底會對個人電腦需求產生顯著影響。Windows 7充其量會讓家庭電腦的市場需求小幅增加,可能也會讓小型企業的電腦需求稍稍提升。」他並指出:「在2010年年底前,我們認為多數大型企業、政府機構與教育單位,不會對這個新作業系統有強烈需求。」
小筆電第二季的銷售持續暢旺,但是面對來自低價主流筆電的挑戰愈來愈大。儘管如此,顧能公司仍將今年全球小筆電的出貨量預測,上修400萬台至2,500萬台,明年則上看3,700萬台。
惠普拚PC市占 大打降價牌
經濟編譯余曉惠
2009/9/25
惠普公司(HP)近來趁著科技市場低迷之際加強鞏固其全球個人電腦(PC)製造龍頭地位,最顯著的證據是在沃爾瑪公司(Wal-Mart)銷售降價PC,以削弱對手的競爭力,並提升在全球的市占率。
惠普今年7月在沃爾瑪推出售價298美元的筆電,售價遠低於戴爾公司(Dell)398美元的同等級機種,結果成功推升開學季的電腦銷量,第一批貨在短短兩天內售罄,第二批貨也在周末一掃而空。惠普本月已乘勝追擊,推出售價549美元的13吋超薄筆電dm3。
原先考慮購買蘋果電腦的威廉斯,在沃爾瑪賣場看到惠普的低價電腦後便改變心意,他說:「價格終究比較重要。」
惠普在去年秋天金融海嘯發生之初推出低價PC搶市,與主打平價電腦的宏碁(Acer)等公司較勁。惠普用大量訂單向供應商及合作的製造商爭取更低成本,並改善供應鍊,以快速設計並製造更新、更便宜的PC。
考夫曼兄弟公司分析師蕭武(音譯)說,儘管降價策略讓惠普的PC營運毛利從一年前的5.7%降至7月的4.6%,表現依舊優於戴爾預估的4.3%。
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表示,今年第二季惠普在全球PC的市占率已從一年前的18.5%增至近20%,反觀去年遭惠普搶走全球PC製造商霸主頭銜的戴爾,第二季的市占率卻減少2個百分點至13.7%。
顧能公司表示,PC市場可能已經觸底,預估今年PC出貨量將較2008 年減少2%,優於先前預估的萎縮6%。
熟悉內情人士指出,惠普兩年前開始為進軍低價PC布局,其中一個重大改變是減少筆電外殼的設計。顧問公司表示,簡化產品規格省下的錢可製作更多同款產品。
另一個重大變革是與沃爾瑪密切合作,預估PC的需求。這有助於惠普將下單時間大幅提前,省下材料和製作費。沃爾瑪調查顧客願意為購買低價PC犧牲何種配備,例如學生能忍受較短的電池壽命,但不能沒有光碟機。
沃爾瑪將調查結果交給PC廠商,後來與各品牌廠商達成銷售低價電腦的交易,例如展售低於400美元的戴爾筆電、低於350美元的東芝和宏碁筆電,但以惠普的298美元最具價格競爭力,令其他對手瞠乎其後。
旺月長尾 PC明年大躍進
聯合嚴珮華、蔡佳容
2009/9/24
英特爾力排眾議,認為PC將比去年好,使得PC大廠自9月份之後的出貨成長力道備受矚目,今年在整體零組件缺貨下,今年在9月份進入高成長,10月高峰之後,今年受拉貨向後延,今年原先11、12月份逐步下走,將可能出現遞延的現象,即拉回幅度不如原先的大。
PC大廠表示,進入9月份之後,進入出貨旺季,各家都較8月份躍升,除了旺月之後拉回延後外,明年各家都出現大成長,來自企業用戶的成長為主因。
PC進入9月份將同步進入高峰,NB龍頭廣達9月份正式起飛,預估第三季的季增率超過20%,在20%-30%間,單月的NB出貨量有機會挑戰400萬台,第三季出貨有機會挑戰1000萬台,廣達梁次震並表示,第四季並將較第三季成長20%。
仁寶今年在小筆電大量出貨下,成為最大的贏家,仁寶9月份亦將比8月份330萬台躍升,第四季進入銷售旺季,預估季增率超過10%,全年向3500萬台挑戰,與廣達的出貨量之爭繼續纏鬥。
瑞信亞太下游硬體首席分析師鄭勝榮指出,受惠於東歐需求回溫,華碩(2357)和宏碁有信心第3季NB出貨季增率可分別達到40%以上和35-40%。
摩根大通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哈戈谷(Gokul Hariharan)調升第3季的NB出貨季增率至13%,進入第4季,出貨成長動能將因為關鍵零組件短缺而受限,第4季出貨將僅較第3季成長8%,幅度低於歷史平均值,除此之外,零組件價格上漲也可能威脅到PC品牌廠的獲利。
展望未來2-3年的PC產業景氣,哈戈谷看好潛在的企業需求復甦,因此調升了今、明兩年的出貨成長率,分別由-9%、6%,升至-1%、10%;預估平均銷售價格下滑的趨勢可望於明年止穩。但2011年隨零組件降價,平均銷售價格又將急速滑落,好處是可帶動新興市場的消費性機種需求滲透率,加上2011年企業需求達到高峰,全年出貨成長率可達14%。
Win7換機潮 PC股有3年行情
經濟 溫建勳
2009/9/23
摩根大通證券上修對台灣個人電腦(PC)產業的景氣預估,預估台灣PC第三季季增率高達13%,第四季略為下滑至8%。由微軟Windows 7作業系統引發的換機潮,讓PC產業可望步向三年的復甦行情。
摩根大通指出,由於基本面強勁,亞洲地區這三個月的PC相關股價均已上漲至合理階段,再漲空間有限,第四季可望維持盤堅格局。
至於在選股策略方面,摩根大通強調,若以換機潮作為中心思想,那麼品牌概念就勝過代工大廠。宏碁(2353)、鴻海(2317)、可成(2474)是三大首選個股。代工廠雖然營收亮眼,但是明年恐有毛利下滑風險。
摩根大通給予宏碁、鴻海、廣達(2382)、緯創(3231)的投資評等均為「買進」。宏碁明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年增率將有37%;鴻海則是維持平穩的獲利水準,毛利率是觀察指標,緯創明年EPS年增率高達49%。
不過,明年EPS年增率最高的,則屬華碩的71%。摩根大通指出,華碩今年基期太低,才會讓人有「跳升」的錯覺,但華碩要回到過去的獲利水準,仍屬不易,因此投資評等仍維持「中立」。
摩根大通科技產業分析師郭彥麟認為,有兩大因素掀起換機潮。首先,自去年下半年發生金融海嘯後,導致企業縮減支出,甚至發生電腦比人多的窘境。
其次,過去微軟Vista普及率不高,多數企業仍然使用較舊的XP系統,不過XP系統已經推出八年,多數企業可能隨著這次Window7推出,同時更新硬體設備。
但摩根大通認為,換機潮最大的風險在於節節攀升的美國失業率,如果再嚴重下去,對換機潮將有不利的影響。
瑞信 看好企業PC換機潮
聯晚 戎鵬丞
2009/9/20
外資論壇成了上周台股的重點話題,除了瑞信亞洲科技論壇外,里昂證券也招待客戶來台進行資產營建之旅,在科技產業第四季旺季可期,以及資本連結題材持續發酵下,可望繼續為台股帶來相關的資金動能。
瑞信第十屆亞洲科技論壇從16日開始一連三天在台北舉行,吸引超過兩百位外資機構投資人參與,瑞信證券強調,這次的參與企業家數不但創下歷史新高,也是議程首次延長到三天,因為客戶的需求十分熱烈,一對一會議就高達1800場。
瑞信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尼堅 (Manish Nigam)在論壇中指出,整體來看,超過半數企業對於第四季的營運展望,是優於分析師的預期,約41%的企業看法跟分析師一致。
瑞信證券看好明年的企業PC換機潮,將帶動整體亞洲科技產業的成長,因為在美國,企業在科技方面的支出已經來到35年來的低點,資本支出也下滑至1955年的水準,僅占國民生產毛額的3.5%,一旦景氣回溫,可望創造出相當大的需求,伴隨而來的還包括企業對於網路和軟體的支出增加,進而帶動整體科技需求的加乘效應,台灣科技產業由於營運觸角最為廣泛,因此也將是最主要的受惠者。尼堅對於明年亞洲科技產業的表現預估優於市場平均預估,尤其台灣電子股有機會繼續上演落後補漲題材。
里昂證券則是在上海舉行里昂中國論壇,以及在香港舉行的里昂投資人論壇的中間時間,邀請客戶從上海搭直航班機來台,除了參觀台北重要的地標外,也舉辦了小型論壇,讓客戶能夠近距離觀察兩岸資本連結題材的發展情況。
英特爾科技論壇 翻新PC平台
經濟 曹正芬
2009/9/20
英特爾科技論壇(IDF)22日起在美國舊金山展開為期三天的議程,英特爾一方面全面翻新個人電腦平台架構,另一方面將推出新一代Moorestown晶片,降低Atom處理器耗電,搶占可攜式消費性電子裝置市場,明年要通吃電腦、通訊和消費性3C商機。
英特爾執行長暨總裁歐德寧將主持第一天的開幕儀式,第一天的主題是英特爾新一代32奈米製程產能布局與產品開發方向,第二、三天將分別以行動產品和筆記型電腦(NB)、消費性電子及家用數位娛樂為主題,發表一系列產品,企圖成為3C領域晶片霸主。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在IDF前夕,英特爾宣布組織改組,將所有主要產品部門整合成單一的、全新事業群,稱為英特爾架構事業群,另外成立全新的技術與製造事業群,是否會牽動英特爾未來產品開發方向與產品委外代工策略,合作夥伴包括個人電腦(PC)業者鴻海、華碩和宏碁等,以及生產夥伴如台積電、日月光等都在密切觀察。
在個人電腦布局方面,英特爾將發表支援Nehalem架構的NB平台Calpella,Calpella平台採用Clarksfield處理器,明年起所有PC將逐步轉進Nehalem架構。
Nehalem架構效能較前一代產品提升10%到20%,卻較前一代產品更省電,企圖搭上微軟新一代作業系統Windows 7上市風潮,軟、硬兼施,搶攻明年PC換機商機。
此外,繪圖晶片Larrabee、32奈米處理器Westmere、單晶片和固態硬碟(SSD)等電腦暨周邊產品,也將在IDF上亮相。
目前廣泛應用於低價小筆電的凌動(Atom)處理器,英特爾也將推出新一代Moorestown晶片,搶攻以低耗電為訴求的可攜式裝置市場。
英特爾認為,行動上網裝置(MID)就是Moorestown鎖定的市場之一,MID市場至2015年時,市場規模約4至5億台,未來英特爾將進一步切入智慧型手機市場。在消費性電子方面,英特爾將發表互動式網路電視相關技術,包括以WinCE作業系統開發的單晶片。
英特爾先前上修第三季營收目標,並表示科技業復甦腳步領先其他產業,第四季雖為傳統淡季,一般來說11、12月營收會轉弱,但伴隨英特爾和微軟新產品今年第四季上市,若市場接受度佳,有機會帶動明年上半年電腦買氣,加速全球景氣復甦腳步。
英特爾32奈米 PC新武器
經濟曹正芬
2009/9/18
英特爾科技論壇(IDF)22日在美國舊金山登場,英特爾執行長歐德寧將揭露32奈米處理器製程轉換計畫,今年底推出Westmere處理器,明年第二季則推出32奈米六核心處理器,引領32奈米時代來臨,帶動明年上半年個人電腦買氣。
英特爾科技論壇22日起舉行為期三天的議程,執行長歐德寧將發布開幕演說,論壇內容還包括英特爾新一代筆記型電腦平台上市計畫,不但要將32奈米導入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還將應用在高整合度的單晶片系統,預計明年下半年啟動製程世代交替。
根據英特爾規劃,32奈Westmere處理器今年第四季開始量產,明年第一季將32奈米導入主流處理器,接著再推出六核心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帶動32奈米製程時代來臨。英特爾表示,32奈米製程可縮小處理器核心面積,使處理器能內建更多的運算核心或繪圖核心、PCI-E接口及記憶體控制器,可進一步縮小PC體積,達至節能省電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微軟新一代Windows新作業系統今年10月登場,通路業者認為,若Windows7市場反應不錯,有助帶動個人電腦買氣上揚。在英特爾科技論壇登場前夕,超微發表不到100美元的四核心處理器,鎖定桌上型個人電腦市場,採用45奈米製程。
安謀國際科技(ARM)發表雙核心、四核心和八核心Cortex-A9 處理器設計,瞄準由英特爾x86晶片和IBM PowerPC主導的市場,將採用台積電40奈米製程,ARM預估明年第一季起提供評估晶片給伙伴和軟體設計商,顯示英特爾的競爭對手們一方面想搭上微軟作業系統帶來的換機潮,另一方面也想搶食PC之外的可攜式裝置市場。
台灣IT競爭力 跌到第15
經濟編譯廖玉玲
2009/9/18
經濟學人集團旗下的獨立研究公司經濟學人資訊中心(EIU)最新研究顯示,美國資訊科技(IT)業的競爭力依然獨步全球,台灣從去年的亞軍跌落到第15名,南韓從去年的第八名掉到第16名,中國大陸從50名上升到39名。
EIU在商業軟體聯盟(BSA)的贊助下,調查全球66個國家的IT業競爭力,結果發現美國2009年連續第三年蟬聯全球冠軍,整體得分78.9,居全球之冠,但在研發和科技基礎建設等方面相對落後。EIU並警告,購買本國貨的保護主義政策,也會損害競爭力。
去年擠進前20名的國家,今年僅奧地利退出榜外,澳洲、新加坡和日本也在前20名榜上的亞洲國家,名次和去年一樣,但台灣和南韓則大幅退步,主要是研發環境項目的得分銳減。今年EIU研究小組調整此項目中與IT相關的專利指標計分方式,採用歐洲專利局(EPO)的資料,計算各國每百人實際申請且通過多少專利,去年是估計一國有多少IT相關專利。
今年取代台灣成為亞軍的國家是芬蘭,從13名竄升到第二,除了受惠於上述統計模式的改變,政府和民間對研發的大力支持,以及整體商業環境優良,都是讓芬蘭IT業競爭力一飛沖天的原因。
EIU全球科技研究部門主管麥考利表示,以全球來看,儘管科技支出銳減,IT產業仍安度這波經濟危機。各國政府應繼續強化IT業長期競爭力的基本項目,而非推動短期措施,只為提高產能或拯救岌岌可危的科技公司。
報告中還提到,中國、印度和俄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在人力素質方面依然保有優勢,但如IT基礎建設等其他領域仍有待加強。
此項IT業競爭力調查,以整體商業環境、科技基礎建設、法令體系、研發環境、人力素質和對IT產業發展的支持等六大項的分數,評比各國IT產業的競爭力。這項調查三年前即已開始進行,卻是第一次檢視全球決策者如何因應重大的經濟危機。
IDC:明年PC出貨 將增9.1%
經濟曾仁凱
2009/9/18
隨著Win 7即將推出,個人電腦(PC)換機潮真的要來了!著名市調機構IDC昨(17)日預估,未來五年全球PC出貨量複合年增率高達11%,不但擺脫今年的負成長陰霾,全球PC市場規模到2013年時將達到4.32億台。
IDC昨天發布最新PC市場研究報告,指出受到金融風暴影響,第二季全球PC出貨量較去年同期減少2.4%,出貨金額年減率更達到19.1%,雙雙出現衰退。
以今年全年來看,IDC預估,全球桌上型電腦(DT)出貨量將比去年滑落14.3%,為連續第二年衰退;筆記型電腦(NB)在小筆電、CULV輕薄筆電等新品帶動下,預估年增率12.2%。惟整體而言,今年PC市場規模將比去年縮水1.2%,為PC發展史上難得一見的「負成長」情況。
惟投資人不必太擔心,因為隨微軟Win 7作業系統即將推出、全球景氣逐漸回溫,IDC樂觀認為,PC市場很快就會重回正軌,估計明年PC市場出貨量年增率為9.1%,其中NB出貨量較今年大幅躍增16.5%,DT出貨量則與今年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IDC認為,沈潛已久的企業換機潮即將啟動,未來五年內,全球PC出貨量複合年增率將高達11%,也就是全球PC市場規模將由去年的2.87億台,一路成長至2013年達到4.32億台。
其中NB與DT市場規模在去年形成黃金交叉後,差距將愈拉愈大,估計NB未來五年複合成長率16%,規模從去年1.42億台到2013年時達到3.01億台,市場規模將「倍增」。
IDC對全球PC市場抱持長線樂觀看法,市場大餅將愈來愈大,對於宏碁(2353)、華碩(2357)、廣達(2382)、仁寶(2324 )、鴻海(2317)等國內PC業者而言,將會是一大利多。
瑞信證:明年PC換機潮可期
聯合鄒秀明
2009/9/17
瑞信證券第十屆亞洲科技論壇昨天登場,證交所參與主辦,吸引約120家上市公司參與,創下歷年新高紀錄。瑞信指出,消費電子需求穩固,看好下半年亞洲科技產業,明年成長力道將來自企業需求,其中PC換機潮可期。
瑞信證券台灣區首席執行長吳志偉、證交所董事長薛琦同聲看好台灣市場前景,認為全球內需開始轉強,景氣可望跟著復甦,瑞信重申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將由原來-4%,上修至-3.4%,明年經濟復甦力道更強,成長率由原來的4%上調到5.4%。
證交所董事長薛琦更透露,主計處近期將會上修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下滑幅度會縮小。外資自9月以來至今,加碼台股金額正好突破一千億元,薛琦強調,台股今年來漲幅超過50%,3年前外資持股比重達34%,年初雖一度跌至29%以下,但目前也回到3成以上,另一方面看,未來外資還有加碼空間。
瑞信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尼堅(Manish Nigam)表示,目前已觀察到亞洲資金開始由韓國移至台灣,目前台灣的股價與今年業績成長性來看,處於「不便宜,但也不貴」的價位。
他說,「不便宜」是以各公司獲利表現來看,但若明年經濟復甦角度分析,股價看起來「不貴」。
瑞信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艾藍迪(Randy Abrams)則表示,目前半導體產業仍有雜音,預估今年第3季半導體還是可望維持7%的成長率,第4季半導體景氣與第3季差不多。
科技股Q4主流 看好換機題材
經濟李娟萍、呂淑美、溫建勳
2009/9/17
瑞信亞洲科技論壇昨(16)日登場,引爆外資新一輪買超行情。外資昨再出現逾百億元買超,推升台股上漲93點,大盤再創今年收盤新高,指數以7,440點作收。
瑞信亞洲科技研究部門主管尼堅(Manish Nigam)指出,外資對台股第四季看法偏向正面,最看好因換機潮帶來的科技股主流行情。
瑞信昨天中午邀請許多握有資金的重量級外資投資者(buy side)餐敘,大力推銷台灣科技股。與會機構投資人表示,經過上午的論壇後,對台灣科技股相當看好,將台股投資評等,由「低於大盤」提升至「中立」或「微幅高於大盤」,估計來自外資的回補力道將推升台股持續上攻。
從合資格境外投資機構(QFII)資金流向來看,外資淨流入台股的金額原本少於韓股,但9月起,外資轉而大幅加碼台股。9月以來的12個交易日僅有一天賣超,更有四個交易日買超金額都超過百億元,顯示外資對台股第四季看法正面。
第十屆瑞信亞洲科技論壇昨天起一連三天在台北舉行,帶動相關概念股的買盤,外資昨再買超台股115億元。不過,瑞信論壇主打有換機潮利多的科技類股,外資昨日買盤則已擴散到金融與兩岸概股,包括買超台新金2.44萬張、華航2.1萬張,鴻海則以1.25萬張居外資買超台灣科技股第一名。
尼堅提醒,台股第四季行情受三項因素左右,包括歐美第四季景氣是否如預期出現回升,聖誕節的購買力,以及新興市場的內需力道,要注意這三項指標的變化。
尼堅最看好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企業對個人電腦(PC)的延後換機潮,以及10月初推出Windows 7作業系統帶動的筆記型電腦(NB)換機潮,預期將會帶動新一波的企業資本支出。
富時集團(FTSE)本月21日盤後將南韓納入先進國家名單,市場預期會有資金因此流入台股。但尼堅認為,富時指數對亞股的影響性小,台股所占比率又低,重心還是應放在觀察MSCI指數的變化。
瑞信台股研究主管艾藍迪(Randy Abrams)指出,在半導體及封裝測試廠中,瑞信的首選是台積電及日月光,半導體產業景氣第四季可望持平或微幅下滑。
外資:NB/PC股 下半年高點可期
聯合蔡佳容
2009/9/17
市場研究機構NPD發表8月份美國市場PC銷售數據,單月銷售量較去年成長了兩成以上,且PC業務營收月增達16%。美林證券和花旗環球證券皆指出,在返校需求的帶動下,消費性產品需求仍舊健康,整體下半年因美國終端銷售強彈、Windows 7上市,NB/PC股下半年還有高點可期。
以各大品牌廠來看,宏碁(2353)8月份NB在美國零售市場的銷售較去年大增了110%,戴爾(Dell)和東芝(Toshiba)的銷售量也分別較去年成長了72%和87%。而華碩(2357)因為基期較低,且和通路商Best Buy合作,銷售大幅成彈升了200%以上。美林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曾省吾看好華碩8月母公司營收月增14%,優於預期,第3季的營收和獲利都還有成長空間。
花旗環球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戎宜蘋指出,品牌大廠終端銷售良好,且通路庫存皆在控制範圍之內,因此上調9、10月的訂單預期,預估9月份前5大代工廠的出貨量還將較8月成長12%,而搭載Windows 7的機種將占月份出貨的70-80%。Windows7效益正式浮現,美林證券則預估,第3季整體PC出貨量將成長22%,優於過去幾年的旺季平均。
惠普發表CULV 掀換機潮
經濟李立達
2009/9/16
PC龍頭廠發威。惠普(HP)15日於新加坡發表20款PC新品,全系列CULV及觸控PC產品,首度亮相,為歷年最盛大規模,代工廠廣達、鴻海、仁寶、英業達,偉創力,同步受惠於惠普下半年的新機熱潮。
NB產業鏈透露,惠普新加坡發表的新品,廣達為最大贏家,代工產品包括CULV及觸控PC及NB,主因其擁有獨家光學觸控技術,仁寶與偉創力負責另兩款CULV,英業達負責小筆電;新款PC部分,則由鴻海、和碩及廣達分食。
惠普亞太區暨日本個人系統事業群資深副總裁薛進德(See Chin Teik)指出,在金融海嘯期間惠普產品強調功能價值,如今走過谷底,惠普產品將凸顯精巧與特殊性,尤其觸控與輕薄,為設計主軸。
微軟新作業系統Windows 7下月上市,PC廠本月起,密集發表下半年新品,強調輕薄的CULV,成為各廠主力;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周一親自推CULV,惠普周二以大動作發表新品,包括首款CULV系列、光學觸控PC產品線擴及桌上型、傳統筆電及小筆電。
分析師指出,惠普發表首款CULV,代表此款產品逐漸獲市場認同,預估從下半年起,將在市場發熱。宏碁被迫修正CULV出貨占比。
分析師表示,惠普推出觸控PC,同樣為多點觸控,有別於蘋果透過面板技術,採光學偵測,主要採用廣達與原相合作的光學觸控技術,看準Windows 7的觸控功能,提前卡位。PC 通路透露,惠普將配合微軟,在Windows 7上市時,同步推出新款平板觸控筆電。
第一頁
最末頁
上一頁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下一頁
訪客留言─南曄
更多訪客留言回覆,請前往
討論區
查詢
如果您對南曄股票資訊有任何相關的投資問題、感想或建言,歡迎留言!
打
*
者為必填欄位!驗證碼有大小寫分別請仔細觀看^^
*
留言標題
公開
悄悄話
*
姓名/暱稱
*
市內/行動
*
Email
您的網站
*
留言內容
不支援HTML語法,謝絕廣告
*
驗證碼
重新產生
最新權值公告
個股名稱查詢
排行榜
新聞搜尋
其他連結
討論區
會員服務
聯絡我們
立即登入
回首頁
▲top
福臨專業未上市股票網
未上市
版權所有 本站訊息僅供參考,會員自行評估 2010.06.30 系統更新